烟火与星光交叠,无比绚烂,构成了短暂生命的绝佳隐喻。或许,缅怀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思念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上,记住他的名字,他的声音,在没有边界的时空中,在浩渺的宇宙中,赋予他一个坐标。
我们的一生有很多大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升职加薪,这些都是关于喜悦,但有一件大事,是我们国产电影很少触及的,那就是与生命挥手告别。《人生大事》这部电影是2022年刻画国人情感的国产电影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在面对现实生活时的各种选择,也更让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此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我们从小受到的死亡教育是避讳说到相关的词汇,但其实它不是晦气,那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完成一次生命的旅程。《人生大事》正是以一种深情而不煽情、浪漫而不做作的表达,提供了一种共情的力量,实现了一种电影叙事美学的平衡。影片既让观众感受到死亡与别离,颓丧与混乱,又着重表达了人性的闪光和温暖。导演选择用这种温暖的方式,以喜剧讲述生与死,展现一群殡葬从业者的日常。他们面对死亡充满敬畏,怀着一颗圣人之心从事这个行业。他们送亡者体面地离开,给生者以慰藉,把殡葬行业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都清楚地了解这群“种星星的人”。
几年前,新闻里曾广泛报道一些刑满释放人员从事殡葬服务业。众所周知的原因,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是个难题,虽说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但实际情况是,就业是很多刑满释放人员很难跨越的坎。相对冷门的殡葬行业成了一些刑满释放人员的选择。影片中莫三妹的人物设定就是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同时也是一个殡葬从业者。
电影是以小文——这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孩子如何接受外婆离去这件事展开的,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开故事,认识死亡。在她眼中,死亡完成了从装到大盒子被烧成烟雾,到烟雾变成了天上美丽的星星的圆满过程。电影用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件讳莫如深的大事,死亡好像变得轻柔、温暖了起来。正如剧本作者所说:当所有人聚集在葬礼上缅怀逝者,回顾他的一生,讲述自己和他的感情,为他入殓穿衣、守灵吊唁、烧纸出殡……原来葬礼上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治愈活着的人;在看似烦琐的仪式背后,竟是不一般的浪漫深情。
莫三妹及其伙伴、父亲、街坊,以及中间出现的去世小女孩的父母,都是小文关于这堂生命教育课的老师;其实也是在给很多避讳这个话题,又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解释的成年人一次重新思考的机会:我们在怕什么?又为什么要怕?就像影片中老爷子说的那段话一样:“人生啊,就像一本书,哪一本都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画的是句号,有的画的是省略号。”除了这两种答案,还有另一个结果,有太多人最后画上的都是一个问号。句号代表了无牵挂;省略号代表未完待续、意犹未尽;问号是最残忍的,因为还有很多问题困惑不解。
影片用具象写实的手法,融入了相对抽象感性的人生思考,观众尽可自由选择对号入座或不入座,“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无论何种境界,观照自身,总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就是这部电影留给观众的一个命题,看完每个人心中自有一个答案。
影片中,除了小文外婆的葬礼,后四场葬礼,四种不同,使情节的发展层层递进。第一场小孩的葬礼,那是一段短暂的人生,那是一场遗憾与悲恸,是莫三妹第一次在殡仪这件事中的一些感受。第二场“活人葬礼”,老人看着众人为自己而痛哭,亲情在金钱面前的瓦解,老人对死已毫不避讳的凄凉与孤独,使他再一次看到做殡仪的意义——当死者的亲人都已对其毫无感情,殡仪师的仁心便是最后一份安慰。第三场,情敌被碾得不成人形,无法狠下心拒绝前女友为情敌整理仪容的请求,于是莫三妹不得已求助父亲。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以双手拼合遗体的筋脉骨骼、血肉肌理,努力复原逝者在亲人心中的记忆。当死者的面孔栩栩如生般重新出现在眼前时,大功告成的释然令他放下了情感的伤痛,并第一次试图理解这个行业存在的意义。
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葬礼莫过于最后一场,父亲的葬礼。莫三妹将父亲的骨灰装在烟花中,点燃,升空,盛放。烟火与星光交叠,无比绚烂,构成了短暂生命的绝佳隐喻。或许,缅怀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思念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上,记住他的名字,他的声音,在没有边界的时空中,在浩渺的宇宙中,赋予他一个坐标。
这几场葬礼是故事的一条明线,葬礼中高亢的唢呐和歇斯底里的哭喊构成一种纪念生命的仪式感,悲痛欲绝者在仪式中释放悲痛,怀抱遗憾者在仪式中抚平遗憾,心有亏欠者通过仪式将得以自洽。
传统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影片中的殡葬仪式、殡葬物品、《西游记》相关意象,都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印记,内涵浓郁悠远。碗,为逝者开路;黄纸与火盆,为逝者送行;抬棺喊号,护持送别逝者;哭丧,对逝者的思念……顺便一提的是,本片是继西游文化符号在近几年泛滥之后,最巧妙地运用在真人电影中的一部作品。由幽暗而光明,孙悟空终于从五指山下翻身,哪吒也能以莲重塑肉身,刑满释放人员也可以获得新生,每一个历经坎坷的人都可以这样走向美好……
当所有人聚集在葬礼上缅怀逝者,回顾他的一生,讲述自己和他的感情,为他入殓穿衣、守灵吊唁、烧纸出殡……原来葬礼上做的一切,都在让人理解生命的意义。
影片从片头到片尾贯穿始终串联起所有故事、反复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是李叔同先生创作于1915年的《送别》,老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也正是这首《送别》。《城南旧事》中的《送别》,清冷苍凉,充满了人世无常的悲凉和离别的惆怅,而《人生大事》中的《送别》,却变换了原曲的沧桑基调,变得温暖柔和了起来。
对于死亡很多人都会想起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但我们中国人也有我们自己的表达,那就是比起挥手告别,我们更愿意永世不忘、与你隔空相望。那些爱你的人并没有离去,他们只是去了远方。所以最后电影结束打出了那行字,就是影片的最终解释,“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我们不会忘记,因为抬头见天,繁星点点,就算阴天有乌云或是月亮太耀眼,但终有某一天,你会看到远方有星星对你眨眼,那个爱你的人在看着你、牵挂着你,未曾,也永不离开。
而当电影把生与死的理解投射到莫三妹这样一个特别身份的人物身上时,才能让他完成对曾经的有形之罪和无形之罪的超越,对贪恋、嫉妒、仇恨的消弭。
人生大事,生死二字。生当尽欢,死亦无憾。
最后,仅以此文,献给所有天上的星星和牵挂着星星的人们。但愿,今夜有星。但愿,星星会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