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福尔摩斯与亚森·罗平谁更强
2024-03-15 16:25: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勇

  法国侦探推理文艺的社团“813协会”名字的缘起,就是来自罗平探案集中的《813之谜》

  亚森·罗平是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成为法国人心目中的传奇英雄。类似于“关公战秦琼”这一亚森·罗平战胜福尔摩斯的故事,更是让浪漫的法国人兴奋不已。

  英语世界读福尔摩斯,法语世界读亚森·罗平。如同福尔摩斯的名气比创作他的作者柯南·道尔更大一样,亚森·罗平的名气也比莫里斯·勒布朗大得多。

  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年)在成为侦探小说家之前,已经发表过一些小说,如《一个女人》和《死亡的杰作》等,并且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莫泊桑的肯定和支持。后受出版商邀请创作侦探推理小说,勒布朗决心塑造一个具有法国特色的侦探,于是,他写出了《亚森·罗平被捕》,大受读者欢迎。后来,他陆续写出了五十多部有关侠盗亚森·罗平的侦探推理小说,从而奠定了他在法国侦探推理小说领域的地位,成为世界侦探暨冒险文学的一代宗师。

  《亚森·罗平智斗福尔摩斯》这本书,是侠盗亚森·罗平系列小说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勒布朗不仅在此系列小说中把亚森·罗平写成侦探之王,而且让他有机会与当时大名鼎鼎的英国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较量并略胜一筹。当然,结局是友好的,他们最终能够和解。

  这部小说分为“金发女郎”和“犹太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内容大概是:巴黎连发奇案,警方明知是亚森·罗平所为,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从英国请来福尔摩斯帮忙。侠盗在暗处,且占据“主场”优势,擅长五花八门的圈套和化装;名侦探在明处,处于“客场”劣势,而推理和观察能力却无人能敌。可以说,这不仅是英法两个知名侦探之间的斗法,而且是英法两国侦探推理小说风格的碰撞,颇值得读者细心品味。

  从小说塑造的人物来看,勒布朗笔下的人物性格更加丰富。福尔摩斯是专门破案的侦探,完全是正面人物,形象过于单纯,而亚森·罗平的形象则丰富得多。亚森·罗平是个探案高手,就像福尔摩斯一样,曾抓获很多罪犯,但他的魅力并不局限于此。他是亦侠亦盗,不但探案,而且偶尔劫富济贫。他作案的手段匪夷所思,往往会让警方一筹莫展。他生性幽默,作案之后喜欢跟警方开玩笑,甚至会利用报纸宣传自己的义举,宣布自己要战胜福尔摩斯……正因为亚森·罗平是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人物,他才会受到法国人的狂热追捧,而亚森·罗平“战胜”福尔摩斯的故事,更是满足了法兰西民族的自尊心。

  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侦探推理小说的代表,勒布朗的作品还属于以煽情侦探故事为核心、具有强烈戏剧化风格的传统侦探推理小说模式。小说重视曲折多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发展和意外的转折,特别注重情感的调动,加入强烈的爱情元素;反而并不强调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周密的案情分析,有时单靠意外情节取胜,通常会融进爱情与神秘,更似哥特式传奇小说。

  如“金发女郎”案中,由神秘的金发女郎这条明线和作案人几次从不同的别墅神秘消失的暗线展开情节,节奏很快,并且一波三折:福尔摩斯采取行动时的求胜心切,破案计划时间过半仍一无所获甚至被耍弄时的窘迫,对金发女郎误判时的失望,层层破解别墅建筑秘密时的惊喜,揭露了真相并控制住金发女郎时的兴奋,以及旋即被抓住并且被困在回英国船上的绝望……每次转折都出人意料,高潮迭起。但同时,这种转折并不完全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判断和缜密的预先计划基础之上,更多的是借助运气或者是匪夷所思的手段。

  作为法国侦探推理小说,浓郁的浪漫爱情气息是作品的一大看点和最大特色。爱情不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案情的发展。数学教师的女儿与表兄弟的爱情,既让亚森·罗平顺利实现了“绑架”女儿逼迫父亲就范的目的,同时又避免了采取暴力手段,甚至让女儿乃至父亲对侠盗产生了一丝感激之情。而建筑师的女儿与侠盗的爱情,可以说是案情发展的推动力,作品中两个人在面临危机时的对话,既让读者解开了心中对建筑师女儿作案动机的困惑,又让读者感受到浪漫爱情渗入到法国人骨髓所带来的震撼。

  本书评撰写之际,恰值法国总统马克龙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其抵达北京当晚就出席了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强调人文交流在两国交往中的重要性并宣布一系列新的文化交流项目。“17届”足以显示中法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中侦探文学也是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

  早在2010年,由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和公安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召开了中法侦探推理作家座谈会。法国侦探文学作家多米尼克·西尔万女士在座谈会上介绍说,在法国有一个813协会,是侦探推理文艺的社团。813协会名字的缘起,就是来自罗平探案集中的《813之谜》。中国著名作家苏叔阳先生在会上归纳了中法侦探文学的共同点,他说中国和法国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相当大的共同点,更重视推理式、情感式的思维方式。他们不像德国民族那样理性化而是更充满着诗意,所以法国和中国的侦探推理小说具有共同点,更具有诗意的社会性。

  在引进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推理名著的同时,我国推理文学也走向世界。著名法学教授何家弘创作的推理小说被译成法、英、意多种语言。其中《血之罪》于2001年被法国学者玛丽·克劳德女士翻译成法语版本。对此,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在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所主办的“何家弘现象:中国小说外译研讨会”上提出,何家弘的推理小说是可与法国文学中的侦探推理小说相提并论的优秀文学作品。何家弘的作品着眼于中国社会的过去与现在,独具鲜明的现实色彩,恰如其分地还原中国社会原貌;而推理小说的形式颇具趣味性,最能吸引一部分年轻读者。

  莫里斯·勒布朗年轻时就认识了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莫泊桑与左拉,这对他以后走上文学道路产生了影响,其早期创作偏向自然主义风格,曾被誉为福楼拜或莫泊桑第二,但作品反响寥寥。后来,在朋友的邀约下,他很不情愿地从事侦探推理小说创作,没想到却大获成功。亚森·罗平是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成为法国人心目中的传奇英雄。类似于“关公战秦琼”这一亚森·罗平战胜福尔摩斯的故事,更是让浪漫的法国人兴奋不已。

  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