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法治报】机关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之我见
2024-09-19 14:40: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作者:潘晨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2021年4月起施行,意味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步入了法治轨道。近年来,虽然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上升和优化空间,通过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将提高资产管理效果,进一步强化监督效果。

  提升工作人员“法治化”意识。通过开展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知识的培训学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在提高基础会计知识的同时,还需着重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后期资产管理智能化的要求。同时将资产管理责任制度纳入到培训内容中,牢固树立资产管理意识。成立资产管理工作小组等机构,从源头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明确成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岗位职责。进一步协调资产使用部门建立起权责体系,使得资产使用部门的使用人、管理员、部门负责人等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提升其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法治化水平。

  推动制度建设“规范化”进程。资产管理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效率,确保其合理有效使用。在资产的购置和处置制度方面,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划,并配备专人进行监督管理。资产的处置由于其作为实物性资产的特殊性,因此会出现出租、报废等情况,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对细节做出具体的规定,确保其高效使用。进一步建立资产管理监督机制,无论是采购、使用还是后期处理过程中都需要完整的监督机制加以规范,从而提高日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做到在监督问题后改进,完善资产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构建管理模式“标准化”流程。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与梳理,逐步完善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实施标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最终建立相互监督制约的内控机制,并完善追责机制。资产的入账、分配、流转及处置等流程均需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进行,确保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流程规范、账目清晰、职责明确。无论是年底编制来年经费预算时对购置计划的拟定和申请,还是资产购置后对其登记在册、领取使用还是后期的维修、盘点、移交以及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完整的流程控制,最终实现对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控与精准反馈。同时,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资产的日常管理效率,建立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实时化的动态管理和全流程监控,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编辑:王艳